精彩纷呈,创意无限——2023春季教学月活动圆满结束

 

四月如诗,陌上花开。3月27日-4月28日,为期一个月的设计思维教学月活动结束了,此次教学月期间,项目组教研员和专家一行人共走进35所学校,其中包括新一轮的贵阳市区项目校19所,南明区项目校16所,听了43位教师的45节课,共与百名教师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研讨。整体上来看,新的项目校教师满怀热情,对于设计思维课程的理念和基本内容形成了初步的理解,课堂上精彩纷呈,亮点不断。老项目校的课堂日渐精进,实现不少突破。

 

 

教师们根据设计思维课程综合性、实践性、创新性的特点,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,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与充分的教学准备;课堂上老师们创设了具体的问题情境与多样的课堂活动,课堂氛围愉悦,小组互动积极。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,学生充分地展现自我,参与课堂,开展合作学习。精彩的课堂呈现出以下特点:

1.对课程理念与教学内容准确把握,理解到位,创设生活情境,聚焦问题,目标清晰、具体、明确,逻辑清楚。

如:新世界学校李美欣老师的《1=N》准确定位1+1>2这一目标,结合实际案例,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教学,重点突出,难点突破,聚焦帮小美解决问题来设计一款多功能文具盒,学生思维打开。

 

 

2.深入钻研教材,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精心准备,设计教学,开展二次备课。

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贵阳分校王静雯老师《风衣的小心机》和钟洋老师的《桌子设计的新思路》发挥教研组优势开展集体备课,通过采访身边的同学和老师的短视频提出使用者的需求,引入设计任务,增加学生参与感,更容易进行移情思考。

 

 

3.教学注重学生思维引导,善于提出关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,从具体事物中引导学生理解抽象概念。

林东小学周尹黔老师在《协作挪物》一课中通过分析不同工具时,提出“这个工具为什么稳?它有什么特点?”“如果只考虑稳,选择什么?如果只考虑快,选择什么?”等关键问题,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兼顾“稳”和“传递快”的传球工具,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传球工具设计中体会权衡和折中的系统思想。

4.体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,精心设计学生活动,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,引导学生主动学习,在体验中学习,在解决问题中学习。

在北京市第八中学贵阳分校张丹的《探索盲杖新功能》的课堂上,教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,学生以《你是我的眼》歌舞开场,通过诗歌朗诵表达出盲人的心声,真实演示盲人的走路,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感受,为后面的探索设计盲杖新功能起到很好铺垫。在设计方案时,学生们俨然变身为小小设计师,为盲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林东小学周尹黔老师在《协作挪物》的课堂上,组织孩子们进行传递比赛,并设置奖项,获奖者上台接受鼓励等都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,使孩子们乐在其中,寓教于乐。

 

 

5.课堂常规好,效率高,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与工具,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,全体学生参与。

在甘荫塘小学李婷老师《图案排排坐》的课堂上,小组活动学习的氛围已形成,组员们分工合作,在规定时间内所有组都能完成设计任务。教师对组织开展小组活动积累了有效的经验。同样绿苑中学张雪老师的《走进盲人的世界》,教学熟练,有条不紊,课堂井然有序。课堂活动中提供一些学习工具会起到更好的效果,比如:新天学校的《拯救机场口渴者》在进行评价时将可视化的评价表格张贴在黑板上,量化打分,一目了然。

 

 

6.教师评价具体,展示交流围绕标准,注重评估和反馈。

在课堂作品展示和评选中,教师们充分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,鼓励他们互相评价和点评,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评估能力。如在北师大贵阳附小车欣妮老师《1=N》的课堂上,孩子们围绕洗发水是否适合放在文具盒里就产生了分歧和辩论,体现出孩子们的深度思考,逐步形成有理有据表达观点的沟通方式。

 

 

亲其师,信其道。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个人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,一个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往往也是一名优秀的教师,在设计思维的课堂上,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课堂风格,有的民主幽默,有的冷静沉稳,有的激情洋溢,有的娓娓道来,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教师在设计思维的讲台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,影响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设计、爱上学习、爱上创造。

 

2023-05-18 13:52
3月27日-4月28日,为期一个月的设计思维教学月活动结束了,此次教学月期间,项目组教研员和专家一行人共走进35所学校,其中包括新一轮的贵阳市区项目校19所,南明区项目校16所,听了43位教师的45节课,共与百名教师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研讨。